近年來
山東省屬企業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步履鏗鏘
一個個綠色低碳項目不斷推進
一項項技術突破蹄疾步穩
今天
我們走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賽場
看山東省屬企業如何
走在前 開新局
闖新路 勇攀登
綠色能源 “風”光無限

2022年,山東能源建設完成
渤中海上風電A、B1
兩個場址90萬千瓦項目
12月30日實現并網發電
項目領跑了15項行業第一
創造了
“當年規劃、當年核準、當年建設、
當年并網、當年達產”
海上風電建設紀錄
成為我國“十四五”重點建設的
五大海上風電基地中
最大規模全容量并網發電項目
2023年上半年
累計發電11.2億千瓦時
單日最高發電量達到1719萬千瓦時
創造綠色 “煤”好未來

山東能源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大規模水煤漿氣化技術開發及示范”
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突破2000噸級廢鍋-激冷耦合式
水煤漿氣化成套技術
并在陜西省重點推廣應用
世界首臺自主產權重大裝備
3000噸級OMB多噴嘴對置式
粉煤加壓氣化爐完成制造
在山東能源魯南化工產業園區工程示范應用
以上技術裝備已成功推廣應用于國內外61個項目,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一,煤氣化技術產能世界第一,開創了我國大型成套化工技術向美國、韓國等發達國家輸出的先河,真正實現了我國大型煤氣化技術從跟跑、并跑向領跑的跨越,為國家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煤化工轉型升級、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環境綜合治理等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綠色在路上

山東高速實施的濟南至東營高速公路
共實施了溫拌瀝青、耐久性路面、拌合站油改氣等
22項綠色循環低碳措施
施工期和運營期共可減少碳排放23.6萬噸
項目入選交通運輸部綠色公路示范項目
是我省第一條綠色循環低碳主題性公路

在濟南東服務區
山東高速首次提出了“零碳服務區”理念
首次構建了服務區全場景的
分布式光伏建設模式
首次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零碳智慧管控系統
建成3.2兆瓦光伏電站及配套儲能設備
每年可減少碳排放3400噸
遠超當前年均2000噸的排放水平
實現“零碳”運營
隨著濟南東“零碳服務區”建設模式日益成熟
山東高速計劃分三年時間
對130對符合條件的服務區開展
零碳、近零碳或低碳化改造
為交通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
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
綠色“伏”利 低碳惠民

在榮烏高速榮成至文登段2290米邊坡
山東高速建設了全國首個
高速公路邊坡光伏試點項目
裝機容量2.01兆瓦
2022年累計發電280萬度
項目入選了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典型案例
在全國范圍形成顯著示范效應
目前山東高速已建成高速公路沿線
光伏電站裝機容量300多兆瓦
在建600多兆瓦
位居國內高速公路沿線
光伏建設容量第一位
預計可實現年均發電3.4億度
年節約標準煤10.1萬噸
年減排二氧化碳30.2萬噸

山東能源承擔沂水整縣光伏項目一期項目
建設容量21.53MW
截止目前已并網容量16.95MW
累計發電超1500萬度
該項目作為全國首批試點項目
也是山東省首個開工建設項目
率先采用“彩鋼瓦+光伏”一體化安裝模式
實現全場景并網發電
成功實現了
“企業建設運營、群眾租金受益、后期運維無憂”
綠色金融 點綠成金

截至2022年末
全省農商銀行
累計投放涉農貸款6387.5億元
總量9007.1億元
省內金融機構占比達24.6%
兗州農商銀行
發放全省首筆“碳排放權質押貸”1000萬元
榮成農商銀行
發放全國首筆“海洋碳匯貸”2000萬元
長島農商銀行
發放全國首筆“海草床、海藻場碳匯貸”
數字與綠色共舞

浪潮集團
突破浸沒式液冷、冷板式液冷等技術
使服務器散熱能效比現在提升30%-50%
同規模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優于國家標準
建設了亞洲產能最大液冷產業基地
天池液冷產業基地
截至今年4月份
采用浪潮液冷技術的數據中心
累計已節省1.05億度電能
相當于減少1.3萬噸標準煤消耗
3.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同時相當于種植194萬棵樹

浪潮集團建立了碳中和實驗室
并立足綠色云數據中心提供低碳云服務
在全國布局了7大核心云數據中心
以及90多個地市云數據中心
浪潮(濟南)云計算中心
列入第一批國家綠色數據中心
實現PUE值降低0.18
年減少碳排放321噸
來源:山東能源、山東高速、省農信社、浪潮集團
編輯:賀晶婧
校對:鄭 強、付 宇、張 雨
審核:李東星、李 萌
